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区块链投资日记老猫,以及币圈 老猫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普通人如何摆脱阶层固化?
最近几乎每天听笑来老师的在线音频-《定投-大佬的自我修养》,不禁引发了很多人生思考,估计这也是很多人存在的问题,或者曾经一度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阶层固化,接下来就来展开讲讲。
阶层固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逃避的话题,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等已经有前车之鉴。我想不久的将来,这个趋势会蔓延到全世界,原因很简单,谁掌握了资源,都想永久的继承下去,而永久的继承下去就会制定一些也许对普通人来说“不公平”的规则。但这就是人性的本质,想要深刻的理解这个道理可以去看《动物庄园》这个本书,这里就不展开讲了。阶层固化后倒地是个什么状态?我们来看看发达国家的例子。
上层人从小就拥有最好的资源,《人生七年》这部纪录片就是很好的说明——这部纪录片是由英国ITV电视台以七年为一个周期总计拍摄了9个周期(63年)的片子,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7岁的孩子,7年一次直到他们63岁为止。可以了解到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上层社会的孩子从小见识、眼界就不一般,不发生什么黑天鹅事件的话,大概率结果也比下层社会的孩子好很多,事实也确实如此。
通过一部纪录片,你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了。
也许很多人想清楚阶层固化的后果之后,就会奋发图强,从今以后一定要好好努力工作、打拼。当然想要过得更好点儿这是必须的,但这是否是解决阶层固化的解决方式?答案是令人绝望的:不是。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优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的富兰克林·奈特有个著名的观点:“决定一个人富有的三个条件,一是出身,二是运气,三十努力——而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
有一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努力那么微不足道,如果我们按照每个人平均寿命78年计算:
睡觉的时间加起来大概是28.3年;
工作占据了我们人生的10.5年;
花在各种各样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有9年;
花在做家务的时间6年;
花在吃喝上的时间有4年;
花在真正接受教育的时间不长,只有3.5年;
花在化妆打扮的时间有3年;
花在购物上的时间有2.5年;
花在照顾小孩的时间有1.5年;
花在路上的时间有1.3年;
计算下来,剩下的可供你自由支配的时间只剩下了9年,正如《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里写的一样,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
以上数据,作为一个成年人,更进一步作为一个结婚生子的人,更能深刻体会,生活琐事繁多,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有限。这里面还不排除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意外事件毫无例外的注定会发生。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靠出售自己的单份时间(努力打拼)是很难提升自己阶层的(注意这里用的是很难,不是100%不能,你说十几年前进入了类似阿里巴巴这种企业,然后一直奋斗当然是可以的,但这种机会就是所谓的运气成分很大,不足以当做普世案例来说,真返回到10多年前普通的你也不一定有机会去)。
那该怎么办呢?投资。
为什么投资可以?投资的本质就是用你的钱去帮你赚钱--而钱这个东西,它是不休息的,它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在投资正确的前提下,它都在为你工作……,请问,你的汗水和努力怎么跟它比拼?完全不是一个维度的竞争。
值得庆幸的是,当今社会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到“投资”这个游戏当中。这里就不展开讲投资有风险之类的屁话了,因为本质上你做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既然投资是普通人摆脱阶层固化的的方式(几乎是唯一的方式),那么直接说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即可。
这里来看下老猫的分析:
存钱:短期来看,你肯定要存一部分钱才能去做等等的其他事情,但是长期来看,稍微有点儿金融常识就知道,存在银行的钱跑不赢通货膨胀,拿10年为一个周期,也许10年前存款100万,10年后只相当于10年后的50万了。
黄金:自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黄金已经逐渐脱离了货币属性,正在变成普通的工业金属。而今年来黄金冶炼技术的进步,已经让黄金的产量疯狂攀升,从金沙采集到金砖出来,已经是一道流水线的事情,所以金价的“跌跌不休”将是长期的。
钻石:但凡有点儿物理常识就知道,钻石只不过是碳元素的另一种形态,和石墨本质上没有差别,现在的人工钻石已经可以秒杀天然钻石的各种特性了,天然钻石和人工钻石相比,唯一差异不过是天然的又杂质,而人工的没有。不久的将来,9块9包邮的钻石也许就会出现了。
房产:其实十年前哪怕是拼尽一家人的财力买的房子,现在来看都至少是资产翻倍了。但是未来也许只有京沪房产在一段时间内会一直看涨,但是,去了解下价格就清楚了,这不是绝大多数普通人玩得起的游戏。也就是说,房产这个风口已经过去了。
股票:美港股,笑来16年推荐了一个组合GAFATA(有兴趣自己去查),A股茅台之类,总之买市值排名靠前的,长期来看都比较靠谱(市值排名靠前,说明已经是无数聪明的有钱人人帮你选择了)。不懂的情况下,别去碰那些市值小的,也许会有什么十倍、百倍的涨幅,但你不一定hold住。
区块链:比特币是唯一靠谱标的,前期不懂的情况下,就只投比特币,其余的根据自己认知而定,捎带一句,这也许是未来想当长一段时间的趋势红利。
虽然全世界可以投资的对象非常多,但是主要的大致可以概括成6类,即:
1)上市公司可流通的股票(不包括难以流通、专门挣股息的优先股);
2)债券(包括国家政府的债券、地方政府的债券和企业的债券);
3)不动产(包括房产、土地等);
4)未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含天使投资和私募)基金;
5)金融衍生品(比如人寿保险);
6)高价值实物(比如黄金、艺术品)。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选择投资标的。
阶层固化是每个人不可逃避的现实,找到解决办法了,就靠自己去摸索属于自己的途径。另外,此文很多引用了笑来的《定投-大佬的自我修养》——不读它对很多人来说,踏空成本趋近于无穷大、老猫的《区块链投资笔记》内容,建议大家去读读。
完!
普通人该如何投资区块链项目?
区块链资产是近期最热门的投资品种,有量子链众筹翻了30倍,也有DAO因受黑客攻击而黯然退市,还有小蚁股三年1000倍的!那究竟该怎么投?有经验的圈内大佬们都支持者一种投资方式:定投+分散配置。
一,怎样定投?
1,为什么要定投?因为谁也确定不了底部在哪里,区块链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只有通过定投才能降低风险。
2,什么样的资产值得定投?
一是硬通货比特币,二是应用广泛的以太币,三是有良好信用背书的新币种。团队背景一定要强大!
3,什么时间定投?
可每周定投,每两周定投,每月定投,如果你连每月定投都嫌麻烦,那我建议你不要赚钱了,洗洗睡吧。
4,定投多少资金?
区块链大神老猫的建议是在你可支配的资产10%~30%的范围内,我这里以20%来计算。打个比方,你有可支配资产10万元,每个月可从收入中安排3000元用于投资,你的定投周期是两年,那你的总的可投资资金是:10万*20%+3000*24=92000元,除以24个月,每月可定投3833元,每周可定投958元。
二,分散投资。
听了老猫等大神的分享,区块链资产建议按:50%比特币+15%ETH+15%自己喜欢的小币种+20%众筹新的币种.
主流币是低风险,收益低的。小币种是兴趣爱好,而新币种的潜力是巨大的,它的收益有一天将成为你的主要资产,如1元众筹的小蚁股,最高到1400+元。强大背景的团队+务实的落地,只要给出时间,在这个圈内回报百倍千倍是很正常的!其中区块链+金融又是最容易落地的场景,所以资产上链类的项目一直备受欢迎。
推荐一个热门项目,Sealchain金融公链,直接覆盖了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ABS、保险、股权、企业债券、智能投顾七大金融应用场景,预计在2019~2021年会成为一匹币圈黑马!而且2019年上交易所价格才1块钱!
区块链入门(一)——大家一起来记账
小时候区块链投资日记老猫,我对许多新奇的事物都很好奇,充满渴望想去了解学习,那时自己的脑回路里经常会出现无数的惊叹号。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经历的丰富,这种体验越来越少,也对很多人云亦云的新东西见怪不惊。当“区块链”第一次出现时候,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之后像小时候一样,本能般地被驱动着去深入学习与了解,发现“区块链”就是一个新世界,是即将到来的未来。
第一次听到“区块链(Blockchain)”三个字,是在李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上,之后多次在专栏文章里看到这个词汇的出现。出于好奇,关注并阅读了了老猫的公众账号《猫说》上的文章,逐渐对区块链有了从0到1的认识。block-块,chain-链,blockchain-把一个一个的块连成链,想象一下DNA在面前无限延伸的样子.....
这段是百度百科上面对区块链的一个解释,换个通俗点的说法,区块链是一种公开、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共同维护的账务系统。
先来看看传统的中心化的银行商业模式。我们在做交易的时候,为什么需要银行、阿里巴巴、腾讯等第三方中心化公司?因为人与人之间是不信任的。A今天借给B100块,明天B不承认这笔借款,A怎么办?银行帮忙解决了这个问题,每个人在银行里创建一个实名认证的户头,借助这个中心化公司,A借给银行100元(存),B从银行拿出100元(取/借),那么银行负责对这笔交易进行记录,A的账户就会多100元,而B则少100元。这样的依靠第三方中心化公司记账的方式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网购我们需要阿里巴巴的淘宝城和京东;贷款我们需要找靠谱的小贷公司;发行新书要通过某个出版社……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信任,或者说要维持信任的风险太大,成本太高,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中心化的强大的第三方公司来给交易进行信任背书,让它们来承担这些风险,当然,它们也赚足了我们的钱。可是倚靠第三方中心化的商业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却是低效的服务、繁琐的程序以及价值的分流,例如银行排队办理业务,小贷公司的放贷流程,淘宝、京东对商家的收租,出版社对作家稿费的分羹等等。这就是目前我们所处的中心化的,第三方信任化的世界。
而区块链世界,则是一种新的世界,这里不需要第三方,所有的交易信息都是公开的,并且所有人都参与记账!比特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被实证可行的区块链应用,就是运用自动记账且账务公开,信息不可篡改,随时可查询的技术颠覆了传统金融模式,绕开了第三方中心化,买卖方直接进行交易。这样的交易模式一定是高效的,低成本的,并且公开化的。试想一下如果区块链技术未来普及,当区块链投资日记老猫你要转账一笔大数额的金钱给国外的朋友,略过冗长的环节,瞬间到账;如果你写了一本书发表,不用担心被人盗版,也不用被出版社赚取属于你的稿费;人与人之间直接搭建点对点的互助保险平台,保险公司将变成咨询公司等等。(事实上,比特币与Press.one正在实现这样的颠覆)
当下互联网蓬勃发展,外勤我们有滴滴打车或共享单车,叫餐我们选择饿了么,餐厅就餐有大众点评,到处都是微信、支付宝的便捷支付。我们在互联网上进行支付的时候,需要倚靠一个买卖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平台公司来替我们完成这笔交易。这些第三方公司拥有大量的交易数据以及交易双方的信息,那么,如果发生黑客入侵造成信息丢失,我们将为我们的“信任风险”承担后果;且不提在审核、清算交易数据带来的拖延不便,以及管理这样庞大的数据所要耗费的巨大成本。
那么区块链技术是怎么实现的呢?打个比方,假如有一支军队要去抢占敌方的堡垒,而每一个士兵都带有一个特殊的头盔,头盔有一个红色按钮,每占领一个堡垒,本军总部给予勋章奖励。首先,有一位士兵A率先占领了第一个堡垒1,他通过头盔对其他战友宣布自己已经占领堡垒1,这时候头盔就会把堡垒1的坐标信息记录下来,连同A的喊话一起传递给其他所有士兵,其他人通过头盔听到A的喊话并按下后按下红色按钮表示已经同步记录了这条信息。那么所有人都知道堡垒1已经被A占领,并且A获得勋章奖励。于是其他人就会立马去攻占其他的堡垒,并且按同样的方式广播自己的战功。这样,这场战役中不同堡垒被不同士兵攻占的信息就全部保存在每一个人的头盔中。在这里,头盔就是这个公共账本(严格来说是头盔的程序),所有人都参与记账;每个攻占信息都构成一个区块,所有的信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个区块链;参与者除了记账(按下红色按钮),还要争先恐后去抢夺新数据的打包权(攻占堡垒)。
那么来看看这种共同记账方式的优势。1,去中心化。账本是大家共同记录维护的,到底是谁首先记录无所谓,因为有激励(勋章),就会有人去做,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不需要将军或是作战部的指挥,减少军队开支与指挥者牺牲的风险)。2,数据不可篡改。已经记账的数据如果要修改,必须修改超过51%的节点信息才能成功。试想一下,这个军队如果有百万人(实际上区块链节点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要修改超过一半军队的头盔,这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3,信息公开透明。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账本中查询到这条交易信息(所有堡垒攻占信息都已记录在所有人头盔里)。
这是我开始迈向写作的第一篇文章,上一次写这么多字应该是在高考场上了。第一篇文章写的是从来没接触过的新的领域,文字有点混乱平庸,也不知道自己做的类比正确与否,不过终究开始去做了。写作确实是人人都应该具备的技能,并且是可刻意练习而提高的技能,督促自己维持下去。
我只相信我看到的,如果让我看到点别的,我会选择从井里跳出来
从最初订阅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后,开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投资人的世界,为什么说是正常,他颠覆了我所有以前投资的理念,如短期的股价波动,频繁操作,追涨杀跌,很少去关注财务报表,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投资逻辑等等。现在这一切不良的投资恶习都以离我远去。在年初买了谷歌,网易,腾讯,之后又加仓了阿里和特斯拉,至今未做过任何操作,所以平均盈利20有余%。
这不是重点,在这之后的一路跟随中,又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正如那句话所说的,我只相信我看到的,如果让我看到点别的,我会选择从井里跳出来。就这样,6月初的时候我用100块钱通过云币网走入了区块链的世界,一路又开始野蛮生长,尝试去入金,去交易,去提现,都走了一遍,感觉和股票的投资有几分相似,所以很快上手,一切从sc(一个去中心化的云储存的应用)开始,只是因为他便宜,0.13一个,相比比特币,eth这些高冷的家伙,他比较亲民。之后订阅了老猫所有在一块听听的课程,参加了几个区块链的小密圈,只要有牛人分享就花钱去仔细专注的听,并且笔记,按照指示去操作。然后了解了什么是合约,如何注册钱包,如何保管密钥,如何获取区块链项目相应的地址,什么是ico,如何去参与ico等等,从入门到了小白。现在每天又开始啃《精通比特币》《奇点临近》《未来简史》,虽然都像看天书一样,但也要拧着头皮啃下去。直到形成在区块链世界的自己生存法则与投资的逻辑。
这一个多月走来,真的比较幸运,参与了今年最棒的两个ico,一个是与目共赌的eos,他给所有参与的人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是就是他妈的坚定去相信一个人,他就是那个执拗的李笑来,参与了笑来老师发起的prs的ico,目前进入了封闭的状态。短短的不到两个月,区块链的资产从牛市的惊天动地,泣鬼神但目前哀鸿遍野,碎尸一片。不知道多少的韭菜割了头。又不知道在牛市里信誓旦旦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到了熊市又转为路人甲。
而现在的我无比的淡定与释怀,虽然从最初的五到六倍的收益现在又打回了原型,并没有丝毫的沮丧与不安,因为我知道了镜像世界,知道了周期的概念,知道了长期的力量,了解了所投资项目背后的价值所在,与坚信我生活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感谢这个熊市这么快的来临,让我能够潜下心来去了解去学习这个虚拟世界相关的一切,然后储藏子弹,在别人极度恐慌时候让我能够有能力去选择贪婪。
接下来我会像养育自己孩子一样去培育我的小密圈“见证press one",去详细记录'press one"每走出坚定的一步,与我伴随着press one一路走下来在这个虚拟世界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选择与每一个足迹。
现在我已经整理出了Press one 到现在为止的时间简史,他将继续伴随着press one 一起成为那颗参天大树,如果 你也是press one的一名监护人,那诚邀你一起在这里留下press one 的点点滴滴,以及你在press one的世界里今后的灵感与突发奇想。
如何建立有效的人脉?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都无法遗世而独立的存在着,必然都会和其他的人和关系产生必要的连接。而你的生活质量其实大部分来看也是取决于和这些连接关系的质量如何。
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以为的“人脉”到底是什么呢?是那些在关键时刻能够帮到我们的人吗?还是那些你觉得可以通过中间人的连接而达成某些目标呢?
最近在看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里写到:
和我们日常以为的人脉关系竟然是截然相反的。人和人之间建立关系的基础是信任,而关系的升华则是是否能够为彼此提供价值。
如果想要积累人脉,能做的事,就是不断积累自己的价值,并不断的输出自己的价值。
当你能帮到越来越多厉害的人时,你的人脉才会越来越广。
前段时间在读老猫的《区块链投资笔记》时,里面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了“带宽”这个概念,这里提到的带宽指的不是连接网络的带宽,指的是思想的带宽。
好像一个人同时无法做几件事一样,因为注意力总是有限的,而我们也只是能够把时间和注意力放到有限的人和事上。
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多数的普通人密切沟通的人数可能不会超过10个,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其实我是有点惊讶的。
但是当我在看到冯仑老师的一段描述的时候,又发现了异曲同工的地方。里面提到过一个叫做 10-30-60人脉关系 。
在正常情况下,人一生交往的关系是10-30-60.
当你遇到危难时,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每天你都可以想一遍, 谁能够借钱给你?就算是把亲戚、父母、朋友都加上,你能张口借钱的对象也不会超过10个人。
再往外一层关系就是熟人朋友、经常打交道的人等,这些人加起来大概不超过30人,其中还包括我前面说的那10个人。所以,虽然你电话本里的人有很多,但其实你多数都记不住,有时候干脆忘了。
最外一圈关系是所谓的熟人,也就是打电话的时候记得住这个人,而且也大概了解他的背景,但可能很长时间都没有见的那种朋友,这些人最多也就是60个,这60个人还包括了前面的30人。
所以,人这一生, 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关系就能应付得了。
需要花精力去了解的人,其实很少,不会超过60个。只要把与这60个人的关系维系好,就够你用一生了。
当看到这样的文字和思想的时候,总是会觉得很释然。会觉得让人从繁乱复杂的世界中解放出来的感觉。
在人际关系上,其实我是有点封闭的,一直觉得只有投缘的,价值观相同的,且聊得来的朋友才会花时间和精力来维护,其实说是维护,反倒是不需要刻意维护的,因为相处起来觉得很舒服,没有负担,且交谈起来更加的随心所欲,是真实的自己。
朋友,不需要多,但是需要精。是那种你有问题需要帮助,对方会二话不说就站出来帮你解决问题的人。
在这方面,其实我做的不太好的一点是:不善于主动寻求帮助。潜意识里总是会觉得找别人帮忙就是在麻烦别人,不喜欢给别人添麻烦,但是当朋友遇到问题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一定是义不容辞的。
其实,当我能明白了人脉的本质是平等和价值交换的时候,也应该适当的转换一下思路,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才不会不好意思向朋友发出求助的请求,这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共享。
可能是我不希望别人觉得自己觉得需要帮助,时间久了,好像真的就变成了什么事情都只是靠自己,却忽视了合作的巨大力量,甚至可能产生的更大的可能性。
也不太擅于主动联系别人,总觉得懂的自然懂,不懂的说再多也没用,其实也是不对的。再好的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记得笑来老师说过,他有很多十几二十年的好友,只要是他认定的值得相交的朋友,都是主动联系对方的。真是一个不仅知道而且做到,还能给学生们做榜样的好老师啊!
看完了最近的几本书中关于人脉的一些观点,对我自己的一些感悟是:
读书真好,能够把困扰自己的问题或者一些长期以来有卡点的问题,帮助自己梳理清楚。
你觉得遇到的问题,其实在很多年以前的前人都遇到过,且已经明明白白的给你讲清楚了,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去找到并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建立高质量的人脉关系,从主动的提供高质量的价值做起。且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累积自己信用成本的过程。
人生就像一杯佳酿,越品越醇。慢慢来,比较快。
区块链是什么?普通人该如何投资区块链项目呢?
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技术,具体的可以百度下技术的组成,普通人目前可以投资的有2个方向,一个是投资区块链企业的股票,这种有一定的风险,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熟悉的来,另外就是投资虚拟货币,也就是类似比特币这种了,不过这种需要选择靠谱的老平台,年限久一点的,口碑一直不错的,可以看下AEX、火币这2家,年限久,长期理财的话,可以选择AEX理财超市
区块链投资日记老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币圈 老猫、区块链投资日记老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标签: #区块链投资日记老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