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 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意思

比特币 251 0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以及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意思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硬分叉和软分叉是什么意思?

当系统提示您更新智能手机上的数字银行应用程序时,您可能不会三思而后行。也许您的手机会在您不注意的情况下自动更新。毕竟,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如果您不安装最新版本的软件,您将面临被拒绝访问其服务的风险。

在开源加密货币中,情况大不相同。你不需要阅读支持比特币的每一行代码来使用它,但选择这样做很重要。你看,这里没有等级制度,也没有银行可以随心所欲地推送更新和更改内容。因此,在区块链网络中实现新功能可能是一个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缺乏中央权威的情况下升级加密货币网络。为此,他们使用两种不同的机制: 硬分叉 和 软分叉 。

要了解分叉是如何工作的,首先要了解参与网络决策过程(或 治理 )的参与者,这一点很重要。

在比特币中,你可以大致区分三个参与者子集——开发者、矿工和全节点用户。这些是实际为网络做出贡献的各方。轻节点(即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上的钱包)被广泛使用,但就网络而言,它们并不是真正的“参与者”。

开发人员负责创建和更新代码。对于您的典型代币,任何人都可以为这个过程做出贡献。该代码是公开的,因此他们可以提交更改供其他开发人员审查。

矿工是保护网络的人。他们运行加密货币的代码并将资源专门用于向区块链添加新块。例如,在比特币网络中,他们通过工作量证明来实现。他们的努力以块奖励的形式得到奖励。

全节点是加密货币网络的骨干。他们验证、发送和接收区块和交易,并维护区块链的副本。

您经常会发现这些类别之间存在重叠。例如,您可以是开发人员和全节点用户,也可以是矿工和全节点用户。你可能是三个人,也可能一个都不是。事实上,许多我们认为是加密货币用户的人并不承担任何这些角色。相反,他们选择使用轻节点或集中式服务。

查看上面的描述,您可以为开发人员和矿工为网络做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案例。开发人员创建代码——没有他们,您将无法运行软件,也没有人来修复错误或添加新功能。矿工保护网络——如果没有 健康 的采矿竞争,链条可能会被劫持,或者可能会陷入停顿。

然而,如果这两个类别试图用强力武装网络的其余部分来遵循他们的意愿,那么结果就不会太好。对许多人来说,真正的权力集中在全节点上。这主要是网络 选择加入 的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选择他们正在运行的软件。

开发人员不会闯入您的家并在枪口下强迫您下载比特币核心二进制文件。如果矿工采取“我的方式或高速公路”的态度来迫使用户做出不想要的改变,那么,用户只会走高速公路。

这些不是全能的霸主——他们是服务提供商。如果人们决定不使用网络,那么硬币就会失去价值。价值损失直接影响矿工(他们的奖励以美元计价时价值较低)。对于开发者来说,他们只能被用户忽略。

你看,这不像软件是专有的。您可以进行任何您想进行的编辑,而且,如果其他人运行您修改后的软件,你们都可以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您 分叉 该软件并在此过程中创建一个新网络。

软件分叉发生在软件被复制和修改的地方。原来的项目继续存在,但现在与新项目分开,后者采取了不同的方向。假设您最喜欢的加密货币内容网站的团队对如何进行存在重大分歧。团队的一部分可能会在不同的域上复制站点。但展望未来,他们会发布与原始内容不同类型的内容。

这些项目建立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并分享一段 历史 。就像一条道路后来分成两条一样,现在他们的道路出现了永久的分歧。

请注意,这种事情在开源项目中经常发生,并且在比特币或以太坊出现之前已经发生了很长时间。然而,硬分叉和软分叉之间的区别几乎是区块链领域独有的。让我们再讨论一下。

尽管名称相似并最终服务于相同的目的,但硬分叉和软分叉仍有很大不同。让我们来看看每一个。

硬分叉是向后不兼容的软件更新。通常,当节点以与旧节点的规则冲突的方式添加新规则时,就会发生这些情况。新节点只能与运行新版本的其他节点通信。结果,区块链分裂了,创建了两个独立的网络:一个使用旧规则,另一个使用新规则。

所以现在有两个网络并行运行。他们都将继续传播区块和交易,但他们不再在同一个区块链上工作。在分叉之前,所有节点都有一个相同的区块链(并且 历史 仍然存在),但之后它们将拥有不同的区块和交易。

因为有那个共享的 历史 ,如果你在分叉之前持有它们,你最终会在两个网络上都有硬币。假设在区块 600,000 发生分叉时您有 5 BTC。你可以将这 5 个比特币花在 600,001 块的旧链上,但它们并没有花在新区块链的 600,001 块上。假设密码学没有改变,你的私钥仍然在分叉网络上持有五个硬币。

硬分叉的一个例子是 2017 年的分叉,该分叉将比特币分成两个独立的链——原始链比特币 (BTC) 和新链比特币现金 (BCH)。在多次争论最佳扩展方法之后发生了分叉。比特币现金的支持者希望增加区块大小,而比特币的支持者反对这一变化。

块大小的增加需要修改规则。这是在SegWit软分叉之前(稍后会详细介绍),因此节点只接受小于 1MB 的块。如果你创建了一个 2MB 的块,否则它是有效的,其他节点仍然会拒绝它。

只有更改了软件以允许大小超过 1MB 的块的节点才能接受这些块。当然,这会使它们与以前的版本不兼容,因此只有具有相同协议修改的节点才能进行通信。

软分叉是 向后兼容的 升级,这意味着升级后的节点仍然可以与未升级的节点通信。您通常在软分叉中看到的是添加了与旧规则不冲突的新规则。

例如,可以通过软分叉来 减少 块大小。让我们再次用比特币来说明这一点:虽然一个区块的大小有限制,但它的大小没有限制。如果你只想接受低于特定大小的块,你只需要拒绝更大的块。

但是,这样做不会自动断开您与网络的连接。您仍然与未实施这些规则的节点进行通信,但您过滤掉了它们传递给您的一些信息。

软分叉的一个很好的现实例子是前面提到的隔离见证(SegWit)分叉,它发生在比特币/比特币现金分裂后不久。SegWit 是一个改变区块和交易格式的更新,但它被巧妙地设计。旧节点仍然可以验证块和交易(格式没有违反规则),但它们只是不理解它们。有些字段只有在节点切换到较新的软件时才可读,这允许它们解析额外的数据。

即使在 SegWit 激活两年后,也并非所有节点都升级了。这样做有好处,但没有真正的紧迫性,因为没有破坏网络的变化。

从根本上说,上述两种类型的分叉都有不同的用途。有争议的硬分叉可以分裂一个社区,但计划好的硬分叉允许在每个人都同意的情况下自由修改软件。

软叉是一个更温和的选择。一般来说,你能做的事情更有限,因为你的新变化不能与旧规则冲突。也就是说,如果您的更新可以以保持兼容的方式制作,您就无需担心网络碎片化。

硬分叉和软分叉对于区块链网络的长期成功至关重要。尽管缺乏中央权威,但它们使我们能够在去中心化系统中进行更改和升级。

分叉使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开发过程中集成新功能成为可能。如果没有这些机制,我们就需要一个具有自上而下控制的集中式系统。否则,我们将在协议的生命周期中坚持完全相同的规则。

这里是兔子社区,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会持续分享优质币圈内容!科普区块链知识!

区块链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1] 。

区块链(Blockchain)是比特币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区块链诞生自中本聪的比特币,自2009年以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类比特币的数字货币,都是基于公有区块链的。

数字货币的现状是百花齐放,列出一些常见的:bitcoin、litecoin、dogecoin、dashcoin,除了货币的应用之外,还有各种衍生应用,如Ethereum、Asch等底层应用开发平台以及NXT,SIA,比特股,MaidSafe,Ripple等行业应用。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宣布对数字货币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会议肯定了数字货币在降低传统货币发行等方面的价值,并表示央行在探索发行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的表达大大增强了数字货币行业信心。这是继2013年12月5日央行五部委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之后,第一次对数字货币表示明确的态度。 [4]

2016年12月20日,数字货币联盟——中国FinTech数字货币联盟及FinTech研究院正式筹建,火币是联合发起单位之一。 [5]

可以用区块链的一些领域可以是:

▪ 智能合约

▪ 证券交易

▪ 电子商务

▪ 物联网

▪ 社交通讯

▪ 文件存储

▪ 存在性证明

▪ 身份验证

▪ 股权众筹

我们可以把区块链的发展类比互联网本身的发展,未来会在internet上形成一个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就是基于区块链,它的前驱就是bitcoin,即传统金融从私有链、行业链出发(局域网),bitcoin系列从公有链(广域网)出发,都表达了同一种概念——数字资产(DigitalAsset),最终向一个中间平衡点收敛。

区块链的进化方式是:

▪ 区块链1.0——数字货币

▪ 区块链2.0——数字资产与智能合约

▪ 区块链3.0——各种行业分布式应用落地

区块链分为三类,在货币发行的《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 [2] 一书中就有详细介绍,

其中混合区块链和私有区块链可以认为是广义的私链:

公有区块链(PublicBlockChains)

公有区块链是指:世界上任何个体或者团体都可以发送交易,且交易能够获得该区块链的有效确认,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共识过程。公有区块链是最早的区块链,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区块链,各大bitcoins系列的虚拟数字货币均基于公有区块链,世界上有且仅有一条该币种对应的区块链。

联合(行业)区块链(ConsortiumBlockChains)

行业区块链:由某个群体内部指定多个预选的节点为记账人,每个块的生成由所有的预选节点共同决定(预选节点参与共识过程),其他接入节点可以参与交易,但不过问记账过程(本质上还是托管记账,只是变成分布式记账,预选节点的多少,如何决定每个块的记账者成为该区块链的主要风险点),其他任何人可以通过该区块链开放的API进行限定查询。

私有区块链(privateBlockChains)

私有区块链:仅仅使用区块链的总账技术进行记账,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个人,独享该区块链的写入权限,本链与其他的分布式存储方案没有太大区别。(Dec2015)保守的巨头(传统金融)都是想实验尝试私有区块链,而公链的应用例如bitcoin已经工业化,私链的应用产品还在摸索当中。

区块链 --- 共识算法

PoW算法是一种防止分布式服务资源被滥用、拒绝服务攻击的机制。它要求节点进行适量消耗时间和资源的复杂运算,并且其运算结果能被其他节点快速验算,以耗用时间、能源做担保,以确保服务与资源被真正的需求所使用。

PoW算法中最基本的技术原理是使用哈希算法。假设求哈希值Hash(r),若原始数据为r(raw),则运算结果为R(Result)。

R = Hash(r)

哈希函数Hash()的特性是,对于任意输入值r,得出结果R,并且无法从R反推回r。当输入的原始数据r变动1比特时,其结果R值完全改变。在比特币的PoW算法中,引入算法难度d和随机值n,得到以下公式:

Rd = Hash(r+n)

该公式要求在填入随机值n的情况下,计算结果Rd的前d字节必须为0。由于哈希函数结果的未知性,每个矿工都要做大量运算之后,才能得出正确结果,而算出结果广播给全网之后,其他节点只需要进行一次哈希运算即可校验。PoW算法就是采用这种方式让计算消耗资源,而校验仅需一次。

 

PoS算法要求节点验证者必须质押一定的资金才有挖矿打包资格,并且区域链系统在选定打包节点时使用随机的方式,当节点质押的资金越多时,其被选定打包区块的概率越大。

POS模式下,每个币每天产生1币龄,比如你持有100个币,总共持有了30天,那么,此时你的币龄就为3000。这个时候,如果你验证了一个POS区块,你的币龄就会被清空为0,同时从区块中获得相对应的数字货币利息。

节点通过PoS算法出块的过程如下:普通的节点要成为出块节点,首先要进行资产的质押,当轮到自己出块时,打包区块,然后向全网广播,其他验证节点将会校验区块的合法性。

 

DPoS算法和PoS算法相似,也采用股份和权益质押。

但不同的是,DPoS算法采用委托质押的方式,类似于用全民选举代表的方式选出N个超级节点记账出块。

选民把自己的选票投给某个节点,如果某个节点当选记账节点,那么该记账节点往往在获取出块奖励后,可以采用任意方式来回报自己的选民。

这N个记账节点将轮流出块,并且节点之间相互监督,如果其作恶,那么会被扣除质押金。

通过信任少量的诚信节点,可以去除区块签名过程中不必要的步骤,提高了交易的速度。

 

拜占庭问题:

拜占庭是古代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为了防御在每块封地都驻扎一支由单个将军带领的军队,将军之间只能靠信差传递消息。在战争时,所有将军必须达成共识,决定是否共同开战。

但是,在军队内可能有叛徒,这些人将影响将军们达成共识。拜占庭将军问题是指在已知有将军是叛徒的情况下,剩余的将军如何达成一致决策的问题。

BFT:

BFT即拜占庭容错,拜占庭容错技术是一类分布式计算领域的容错技术。拜占庭假设是对现实世界的模型化,由于硬件错误、网络拥塞或中断以及遭到恶意攻击等原因,计算机和网络可能出现不可预料的行为。拜占庭容错技术被设计用来处理这些异常行为,并满足所要解决的问题的规范要求。

拜占庭容错系统 :

发生故障的节点被称为 拜占庭节点 ,而正常的节点即为 非拜占庭节点 。

假设分布式系统拥有n台节点,并假设整个系统拜占庭节点不超过m台(n ≥ 3m + 1),拜占庭容错系统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另外,拜占庭容错系统需要达成如下两个指标:

PBFT即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解决了原始拜占庭容错算法效率不高的问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2),使得在实际系统应用中可以解决拜占庭容错问题

 

PBFT是一种状态机副本复制算法,所有的副本在一个视图(view)轮换的过程中操作,主节点通过视图编号以及节点数集合来确定,即:主节点 p = v mod |R|。v:视图编号,|R|节点个数,p:主节点编号。

PBFT算法的共识过程如下:客户端(Client)发起消息请求(request),并广播转发至每一个副本节点(Replica),由其中一个主节点(Leader)发起提案消息pre-prepare,并广播。其他节点获取原始消息,在校验完成后发送prepare消息。每个节点收到2f+1个prepare消息,即认为已经准备完毕,并发送commit消息。当节点收到2f+1个commit消息,客户端收到f+1个相同的reply消息时,说明客户端发起的请求已经达成全网共识。

具体流程如下 :

客户端c向主节点p发送REQUEST, o, t, c请求。o: 请求的具体操作,t: 请求时客户端追加的时间戳,c:客户端标识。REQUEST: 包含消息内容m,以及消息摘要d(m)。客户端对请求进行签名。

主节点收到客户端的请求,需要进行以下交验:

a. 客户端请求消息签名是否正确。

非法请求丢弃。正确请求,分配一个编号n,编号n主要用于对客户端的请求进行排序。然后广播一条PRE-PREPARE, v, n, d, m消息给其他副本节点。v:视图编号,d客户端消息摘要,m消息内容。PRE-PREPARE, v, n, d进行主节点签名。n是要在某一个范围区间内的[h, H],具体原因参见 垃圾回收 章节。

副本节点i收到主节点的PRE-PREPARE消息,需要进行以下交验:

a. 主节点PRE-PREPARE消息签名是否正确。

b. 当前副本节点是否已经收到了一条在同一v下并且编号也是n,但是签名不同的PRE-PREPARE信息。

c. d与m的摘要是否一致。

d. n是否在区间[h, H]内。

非法请求丢弃。正确请求,副本节点i向其他节点包括主节点发送一条PREPARE, v, n, d, i消息, v, n, d, m与上述PRE-PREPARE消息内容相同,i是当前副本节点编号。PREPARE, v, n, d, i进行副本节点i的签名。记录PRE-PREPARE和PREPARE消息到log中,用于View Change过程中恢复未完成的请求操作。

主节点和副本节点收到PREPARE消息,需要进行以下交验:

a. 副本节点PREPARE消息签名是否正确。

b. 当前副本节点是否已经收到了同一视图v下的n。

c. n是否在区间[h, H]内。

d. d是否和当前已收到PRE-PPREPARE中的d相同

非法请求丢弃。如果副本节点i收到了2f+1个验证通过的PREPARE消息,则向其他节点包括主节点发送一条COMMIT, v, n, d, i消息,v, n, d, i与上述PREPARE消息内容相同。COMMIT, v, n, d, i进行副本节点i的签名。记录COMMIT消息到日志中,用于View Change过程中恢复未完成的请求操作。记录其他副本节点发送的PREPARE消息到log中。

主节点和副本节点收到COMMIT消息,需要进行以下交验:

a. 副本节点COMMIT消息签名是否正确。

b. 当前副本节点是否已经收到了同一视图v下的n。

c. d与m的摘要是否一致。

d. n是否在区间[h, H]内。

非法请求丢弃。如果副本节点i收到了2f+1个验证通过的COMMIT消息,说明当前网络中的大部分节点已经达成共识,运行客户端的请求操作o,并返回REPLY, v, t, c, i, r给客户端,r:是请求操作结果,客户端如果收到f+1个相同的REPLY消息,说明客户端发起的请求已经达成全网共识,否则客户端需要判断是否重新发送请求给主节点。记录其他副本节点发送的COMMIT消息到log中。

 

如果主节点作恶,它可能会给不同的请求编上相同的序号,或者不去分配序号,或者让相邻的序号不连续。备份节点应当有职责来主动检查这些序号的合法性。

如果主节点掉线或者作恶不广播客户端的请求,客户端设置超时机制,超时的话,向所有副本节点广播请求消息。副本节点检测出主节点作恶或者下线,发起View Change协议。

View Change协议 :

副本节点向其他节点广播VIEW-CHANGE, v+1, n, C , P , i消息。n是最新的stable checkpoint的编号, C 是 2f+1验证过的CheckPoint消息集合, P 是当前副本节点未完成的请求的PRE-PREPARE和PREPARE消息集合。

当主节点p = v + 1 mod |R|收到 2f 个有效的VIEW-CHANGE消息后,向其他节点广播NEW-VIEW, v+1, V , O 消息。 V 是有效的VIEW-CHANGE消息集合。 O 是主节点重新发起的未经完成的PRE-PREPARE消息集合。PRE-PREPARE消息集合的选取规则:

副本节点收到主节点的NEW-VIEW消息,验证有效性,有效的话,进入v+1状态,并且开始 O 中的PRE-PREPARE消息处理流程。

 

在上述算法流程中,为了确保在View Change的过程中,能够恢复先前的请求,每一个副本节点都记录一些消息到本地的log中,当执行请求后副本节点需要把之前该请求的记录消息清除掉。

最简单的做法是在Reply消息后,再执行一次当前状态的共识同步,这样做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可以在执行完多条请求K(例如:100条)后执行一次状态同步。这个状态同步消息就是CheckPoint消息。

副本节点i发送CheckPoint, n, d, i给其他节点,n是当前节点所保留的最后一个视图请求编号,d是对当前状态的一个摘要,该CheckPoint消息记录到log中。如果副本节点i收到了2f+1个验证过的CheckPoint消息,则清除先前日志中的消息,并以n作为当前一个stable checkpoint。

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当副本节点i向其他节点发出CheckPoint消息后,其他节点还没有完成K条请求,所以不会立即对i的请求作出响应,它还会按照自己的节奏,向前行进,但此时发出的CheckPoint并未形成stable。

为了防止i的处理请求过快,设置一个上文提到的 高低水位区间[h, H] 来解决这个问题。低水位h等于上一个stable checkpoint的编号,高水位H = h + L,其中L是我们指定的数值,等于checkpoint周期处理请求数K的整数倍,可以设置为L = 2K。当副本节点i处理请求超过高水位H时,此时就会停止脚步,等待stable checkpoint发生变化,再继续前进。

 

在区块链场景中,一般适合于对强一致性有要求的私有链和联盟链场景。例如,在IBM主导的区块链超级账本项目中,PBFT是一个可选的共识协议。在Hyperledger的Fabric项目中,共识模块被设计成可插拔的模块,支持像PBFT、Raft等共识算法。

 

 

Raft基于领导者驱动的共识模型,其中将选举一位杰出的领导者(Leader),而该Leader将完全负责管理集群,Leader负责管理Raft集群的所有节点之间的复制日志。

 

下图中,将在启动过程中选择集群的Leader(S1),并为来自客户端的所有命令/请求提供服务。 Raft集群中的所有节点都维护一个分布式日志(复制日志)以存储和提交由客户端发出的命令(日志条目)。 Leader接受来自客户端的日志条目,并在Raft集群中的所有关注者(S2,S3,S4,S5)之间复制它们。

在Raft集群中,需要满足最少数量的节点才能提供预期的级别共识保证, 这也称为法定人数。 在Raft集群中执行操作所需的最少投票数为 (N / 2 +1) ,其中N是组中成员总数,即 投票至少超过一半 ,这也就是为什么集群节点通常为奇数的原因。 因此,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至少需要3个节点才能具有共识保证。

如果法定仲裁节点由于任何原因不可用,也就是投票没有超过半数,则此次协商没有达成一致,并且无法提交新日志。

 

数据存储:Tidb/TiKV

日志:阿里巴巴的 DLedger

服务发现:Consul etcd

集群调度:HashiCorp Nomad

 

只能容纳故障节点(CFT),不容纳作恶节点

顺序投票,只能串行apply,因此高并发场景下性能差

 

Raft通过解决围绕Leader选举的三个主要子问题,管理分布式日志和算法的安全性功能来解决分布式共识问题。

当我们启动一个新的Raft集群或某个领导者不可用时,将通过集群中所有成员节点之间协商来选举一个新的领导者。 因此,在给定的实例中,Raft集群的节点可以处于以下任何状态: 追随者(Follower),候选人(Candidate)或领导者(Leader)。

系统刚开始启动的时候,所有节点都是follower,在一段时间内如果它们没有收到Leader的心跳信号,follower就会转化为Candidate;

如果某个Candidate节点收到大多数节点的票,则这个Candidate就可以转化为Leader,其余的Candidate节点都会回到Follower状态;

一旦一个Leader发现系统中存在一个Leader节点比自己拥有更高的任期(Term),它就会转换为Follower。

Raft使用基于心跳的RPC机制来检测何时开始新的选举。 在正常期间, Leader 会定期向所有可用的 Follower 发送心跳消息(实际中可能把日志和心跳一起发过去)。 因此,其他节点以 Follower 状态启动,只要它从当前 Leader 那里收到周期性的心跳,就一直保持在 Follower 状态。

当 Follower 达到其超时时间时,它将通过以下方式启动选举程序:

根据 Candidate 从集群中其他节点收到的响应,可以得出选举的三个结果。

共识算法的实现一般是基于复制状态机(Replicated state machines),何为 复制状态机 :

简单来说: 相同的初识状态 + 相同的输入 = 相同的结束状态 。不同节点要以相同且确定性的函数来处理输入,而不要引入一下不确定的值,比如本地时间等。使用replicated log是一个很不错的注意,log具有持久化、保序的特点,是大多数分布式系统的基石。

有了Leader之后,客户端所有并发的请求可以在Leader这边形成一个有序的日志(状态)序列,以此来表示这些请求的先后处理顺序。Leader然后将自己的日志序列发送Follower,保持整个系统的全局一致性。注意并不是强一致性,而是 最终一致性 。

日志由有序编号(log index)的日志条目组成。每个日志条目包含它被创建时的任期号(term),和日志中包含的数据组成,日志包含的数据可以为任何类型,从简单类型到区块链的区块。每个日志条目可以用[ term, index, data]序列对表示,其中term表示任期, index表示索引号,data表示日志数据。

Leader 尝试在集群中的大多数节点上执行复制命令。 如果复制成功,则将命令提交给集群,并将响应发送回客户端。类似两阶段提交(2PC),不过与2PC的区别在于,leader只需要超过一半节点同意(处于工作状态)即可。

leader 、 follower 都可能crash,那么 follower 维护的日志与 leader 相比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当出现了leader与follower不一致的情况,leader强制follower复制自己的log, Leader会从后往前试 ,每次AppendEntries失败后尝试前一个日志条目(递减nextIndex值), 直到成功找到每个Follower的日志一致位置点(基于上述的两条保证),然后向后逐条覆盖Followers在该位置之后的条目 。所以丢失的或者多出来的条目可能会持续多个任期。

 

要求候选人的日志至少与其他节点一样最新。如果不是,则跟随者节点将不投票给候选者。

意味着每个提交的条目都必须存在于这些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中。如果候选人的日志至少与该多数日志中的其他日志一样最新,则它将保存所有已提交的条目,避免了日志回滚事件的发生。

即任一任期内最多一个leader被选出。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一个复制集中任何时刻只能有一个leader。系统中同时有多余一个leader,被称之为脑裂(brain split),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会导致数据的覆盖丢失。在raft中,两点保证了这个属性:

因此, 某一任期内一定只有一个leader 。

 

当集群中节点的状态发生变化(集群配置发生变化)时,系统容易受到系统故障。 因此,为防止这种情况,Raft使用了一种称为两阶段的方法来更改集群成员身份。 因此,在这种方法中,集群在实现新的成员身份配置之前首先更改为中间状态(称为联合共识)。 联合共识使系统即使在配置之间进行转换时也可用于响应客户端请求,它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分布式系统的可用性。

诺一股登录不了

诺一股账户登录不上了,可能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1.账户休眠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账户长期不使用会进入休眠状态,再次使用时需要先到营业部激活,之后方可正常使用。

2.网络出错:不管是在电脑还是在手机上,都会有网络问题甚至系统问题,券商有时会不定期维护系统,所以可以切换下网络或者重新下载软件。

3.密码错误:登录时容易把密码记混,多次输入错误就会导致账户被锁定

4.资金账号是否正确,输入的是资金账号还是股东帐号。

还有就是开了几个账户,有些账户已经注销了就不能登录了。

一,诺一股是一个投资平台。

诺一股区块链是一个平台,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投资交易。然后赚到钱,不过投资者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平台的正规性,区块链是现在所兴起的一个产业,其性质跟股票差不多,涨跌幅很大,投资者一定要谨慎投资。

二,投资者反映诺一股区块链不正规。

其实所有的区块链在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我国都是不合法的,但还是有很多人去投资这样的一种产业,目的就是为了想赚快钱,诺一区块链也是一样,有很多投资者反映这个区块链不正规。通常骗子的骗术就是先让你小赚诱导你入坑,然后再忽悠你进行投资,到后面这些钱亏损了,剩下的钱也取不出。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莫要轻易相信网上的投资老师,更不要盲目投资,否则会血本无归。

三,在不合规不合法平台操作亏损的资金,都是可通过法律追回资金的。

市场所谓的一些,策略,指数,环球、集团、金业等平台,在中国市场尚处一个灰色地带。而骗子的手法其实也并不高明,只是有些投资者在利益的驱使之下进入了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他们的圈套。导致自己损失惨重,根据我国的法律,在不合规不合法平台操作亏损的资金,都是可以通过法律追回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保留好相关的证据,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快的追回损失的资金。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和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区块链高低切换是什么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